Search

【粉絲問題回答】~ 心率區間

一早就看到有人私訊發問

「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粉絲問題回答】~ 心率區間

一早就看到有人私訊發問

「我爬山的時候,心率都在170左右,會不會太快呀?」

這個問題要問施主自己呀!要從幾個面向去看

1. 自己心率的上下限(最大心率/靜止心率)

書裡有寫,快去買書來看⋯⋯(我才沒那麼小氣咧)

最大心率會隨著你的年齡而下降,就是你變老之後,心臟就沒辦法跳那麼快了,所以你可以利用的儲備心率範圍變小了,如果沒有維持一定的運動習慣,讓你的靜止心率更穩定,很容易一動起來,就快爆心跳了(接近自己的最大心率)

2. 行程的安排

輕裝、重裝?
爬坡、下坡?
前進的速度?
訓練的目標?
活動的海拔?

這麼多都會影響到心率,只說個爬山心跳都在170, 實在沒辦法給你什麼實質的回饋呀。

背得重,上坡時,速度快⋯⋯這也都會讓心跳變快。
而在高海拔活動,因為氧氣濃度低,要嚒就是加快換氣速度,要嚒就是心跳快一點,增加打到週邊的血液量,提升氧氣濃度,也會造成心跳變快的結果。

〖實作範例〗

把前兩天去「蝶夢八唐」的心率/高度變化圖拿來解說好了。

我自己的最大心率是196,靜止心率是52;丟到自己的運動表中就會算出五段的心率區間,(GARMIN 和 SUNNTO 實測都可以,我自己是買SUNNTO,不過之前GARMIN有借錶給我玩過。)

也可以自己用算的,可以參考徐國峰教練的文章
https://www.runningquotient.com/article/single/12

* 註:一般剛開始接觸爬山的人,不用分那麼細,就用書中談到的中等強度,和高強度運動區間就好。(或用講話/唱歌法,中等強度就是行進時可以講話但無法唱歌,高強度則是連話都講不順。)

再看回附圖,可以看到這次活動的心率都在zone2~3,主要是因為這個路線第一次走,而且距離很長,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,不能隨便火力全開,到時候爆掉就搞笑了!

期間會有些心率掉回110以下,那就是休息吃東西,或是停下來拍照看風景,我一般是抓1~1.5小時就補些熱量(這個之前文章也提過,就不展開來談了。)

心率會到zone3,大多數是在陡上的時候,不過也可以透過調整上升速度把它控在2-3交界的附近(只有一開始亂衝,加上熱身還沒熱開,有出現超過170的心跳數。)

所以整段走下來,其實算是輕鬆愉快的,只是疫情之下,很久沒走長距離的縱走路線,所以到最後的陡下時,肌耐力有點不夠了,開始出現痠的感覺。

這就是書中有談到的,為什麼有氧訓練和肌力訓練不可偏廢,不然就會出現「心有餘,而(肌)力不足」的情況。

(最後還是打書一下,看完就會有基本概念囉,當然要更進階,還要再去念更多的書,這本只是帶你入門而已。)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你一定要知道的43項登山醫學知識

博客來【7-11、海外】
https://reurl.cc/ze2Q5k

蝦皮拍賣【全家、7-11、郵寄】
https://reurl.cc/Enqmak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分享在家庭醫學和職業醫學中的所見所聞 讓醫學融入生活
View all posts